選 單     
地方特色─竹山美食

◆蕃薯包、蕃薯糖、蕃薯餅、紅蕃薯、竹筍餅、竹筒飯 於集山路(台3線)沿線及大明路沿線、竹山往鹿谷方向的東鄉路沿線、李勇廟、社寮紫南宮附近皆有很多店家,有一家位於台三線上,店名為[大眾蕃薯包],TVBS食尚玩家有介紹喔~ ◆竹筍、筍乾、筍絲 集山路(台3線)三段過竹山警分局,在郵局附近沿線一直到頂橫街右轉果菜市場皆有賣。 ◆社寮蕃茄、紫蜜葡萄 每年盛產期(蕃茄約3到11月;紫蜜葡萄6~7月及10~11月)從集山路(台3線)往南投方向,過秀傳醫院到山崇園環三叉路口右轉向集集方向往社寮紫南宮沿途都有擺攤大賣。其中紫蜜葡萄曾得全國金牌獎,但產量仍不多。 ※以上資訊引用自竹山鎮公所

天梯(梯子吊橋)風景區-天梯民宿資訊網


●天梯民宿資訊網-讓您不自覺張大嘴讚嘆的太極峽谷,連接峽谷之間的「梯子吊橋」,頭頂著湛藍的天空,站在橋上看著山谷間的溪流與兩岸山巒的景致,呼吸新鮮的森林芬多精。這裡還有「雙龍瀑布」,由高度往下的筆直水流,看起來就像一條白手絹般滑順,潭底還有許多大石頭,踏著大石頭上享受溪水濺起的沁涼感受,在炎夏中暑氣全消。河床上停著一顆巨大的「飛來石」,是桃芝颱風土石流時夾帶下來的,沙石隨著水流逐漸被沖刷走,只留下了這一顆巨石,卻也為峽谷間點綴出獨特的美感。

大鞍四寶分別是冬筍、好茶、清新空氣、美景,除了竹林與山谷美景,來到這裡您也可以看到山谷間的翠綠茶園,一排排井然有序的茶樹就種植在山坡上,空氣中似乎也瀰漫著淡淡的茶葉香氣。登上視野遼闊的觀海坪可看見俯瞰竹山鎮全鎮的景色,天氣晴朗時還能夠觀賞八卦山脈、台中港以及台灣海峽,登高遠望讓人頓時豁然開朗!

天梯景點:
天梯(梯子吊橋)、玉福吊橋、一線天、雙龍瀑布

※南投縣政府公告,自98年3月14日起正式收費。相關辦法路線圖請看連結。

連興宮-竹山最古老的廟宇(三級古蹟)


就是竹山、鹿谷地區民眾口中的「媽祖宮」,是本區媽祖信仰的中心,位於竹山路與下橫街交口處的鬧區內,是竹山最古老的廟宇,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西元一七五六年),是當時沙連堡的信仰中心。清朝當時把田仔溪以北的地區稱為「沙連堡」,「連興」就是「沙連堡興旺」的意思。

本宮前殿為傳統廟宇建築,因年代久遠,牆壁仍為古老土角磚造,頗具特色,廟身則雕樑畫棟,琉璃瓦頂,燕尾飛龍,建物神像均被薰成漆黑,古色古香,雖經多次修建,仍保有多種古物,如神龕門首的「福佈山海」古匾,右壁外牆邊的「正堂馬示」石碑(註一),及道光四年的古碑(註二),宮門兩側的石獅(註三)及其基座,正門及其左右邊門的門腳石、宮內圓柱柱礎…..等等,尤其是媽祖左右協護千里眼與順風耳兩尊神像,是福州師父的傑作,為本省罕見的珍寶。而廟內黑面二媽祖更是奇特,雖為木雕,但肢體可活動屈折,為極其罕見的「軟身媽祖」,原為本鎮社寮地區武德宮的媽祖娘娘,因修廟暫駐本宮,後來媽祖聖示願常駐連興宮,因此每年乃有社寮地區例行前來迎回軟身媽巡視的活動。

本宮還有另一特色,就是不但供有註生娘娘,還有十二位助產士,一般稱為「十二婆姐」,神像各具姿態,各司其職,保祐婦女生產安全及嬰幼兒平安成長,全省僅見。

本宮歷來傳奇頗多,有日據空襲時期媽祖化現救民事跡等,總之,媽祖早為民眾心中不可撼移的守護神,就如同照顧民眾的慈母般。事實上,本區民眾很多都是自小為本宮媽祖的契子。

本宮於九二一震災中因土造牆壁實難敵強震,造成了若干的毀損,卻也因而顯露出其古拙質地的原貌,在地方人士奔走之下,終於正式被列為古蹟。

※以上文字引用自竹山鎮公所
紫南宮


於本鎮社寮里大公街40號,清乾隆10年(1745年)建,供奉福德正神,內有百年石製香爐及石頭公,廟雖小廟,據傳靈驗非常,因此每日全省各處前來祈求及還願者絡繹不絕,尤其假日人山人海絕非虛言。民眾求發財金及金雞每能如願發財疏困,因此常有民眾借得六百元發財金後若干年主動感恩回來還上無數倍感恩錢之事例發生,前來紫南宮求財早已在全省發燒,廟方對土地公此項始料未及的業務早已以銀行櫃台式辦理。此外,紫南宮的另一大特色是每年大規模的添丁還願吃丁酒(雞酒)活動,由早年婦女求添丁如願傳承下來的感恩活動一年比一年熱烈,規模之大令你難以想像,來自全省的民眾前來一同享用土地公免費請吃的丁酒,不但再又證明了紫南宮土地公之靈驗名不虛傳,也表現了民眾感恩的心與濃郁的人情味。土地公也照顧到當地的學子,當地國中小學生學校午餐費及註冊費全由紫南宮土地公代付了,同時也提供了優渥的獎學金。

紫南宮周遭原來即為本鎮人文氣習頗濃的地區,地靈人傑,古厝成群,雖在九二一震災中毀損了部份,仍可體驗出它原有的氣息,到處仍可發現如「永濟義渡碑」等古文物,每一樣都有它的一大段故事,頗富韻味。

※以上文字引用自竹山鎮公所
百年老荔枝樹


老樹佇立於下坪里下坪路旁,據傳是鎮內散植各地烏葉種荔枝樹的鼻祖,樹齡已逾百年,雖然老樹年紀已經大了,卻沒有顯出老態,枝葉仍甚茂密,生長情況良好,主幹共有四條分枝,緊靠在一起,樹身粗壯,大人得約三或四個人才能合抱,強壯無比,似在訴說著:「誰說我老了!」

這棵竹山的珍貴老樹在此屹立百年,貞守著旁邊的一片田園美景,她散居各處的子子孫孫個個安居樂業,提供美味果實讓人們品嘗,從無失時,甚至「她」本身也依然履行她的身教,品嘗過她果實的民眾除感恩之外,必也讚不絕口。

想體驗這棵老樹的傳奇嗎?想遠離塵囂,品嘗荔枝樹下的田園美景嗎?來此一遊。

※以上文字引用自竹山鎮公所
紅旗公聖義廟-全臺唯一持步槍的神明


位於本鎮中崎里,由集山路三段(台三線)轉沉潭巷經中和游泳池、沉潭荷花田陶工房直行可達。廟雖不大,卻具全省絕無僅有的特色,同時廟前風光亦有其特出之處。

本廟建於沉潭巷旁斜坡,廟前對著林內鄉觸口山,山景有如月世界間雜桂林山水,在山與廟之間是幾畝田園、若干農宅,景緻樸拙優美,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雖非名山大澤,卻有傳奇無數、靈驗無比、民眾仰之甚深的「聖義元帥—紅旗公」駐靈於此,庇佑著鄉民,甚至外地募名而來的民眾。

本廟供奉全台唯一手持長槍的神像「紅旗公」。紅旗公原是清朝光緒年間的捕頭,名叫蘇阿乖,與其部屬共三十六人在一次圍捕土匪的行動中全數喪生,地方人士將眾義士的屍體集葬於目前廟後方的樹下,經過多年,常有飄忽如一面紅旗的火光出現,如此持續數年不斷,於是村民刻設石碑稱為「紅旗公祿香位」朝拜,傳聞因保護村民,神跡不斷,確實靈驗,後來村民感恩建造了廟宇,至民國三十八年農曆八月,紅旗公降乩指示,以前眾村民祈求雕刻金身已可實現,並指示神像手中要持火銃(也就是槍),村民遵照指示辦理,從此更加顯化靈驗。至民國六十八年農曆十一月十九日再度降乩指示,奉玉皇大帝體察,紅旗公苦心修為,已經得道,賜封為「聖義元帥」,廟號為「聖義廟」。

由於紅旗公是早期的刑事人員,且官拜等同刑事組長,所以盛傳過去常有刑事人員遇案情膠著會來求助,雖無法證實,但紅旗公的神力似確為信徒所折服,尤其是車輛失竊案件,不少人向紅旗公祈禱後果均順利找回,民眾口耳相傳,漸漸成為車輛失竊者必到祈求相助的廟宇,「竹山紅旗公專辦車輛失竊案件」便不逕而走。更有廟中發願服務人員言之鑿鑿,其家中小孩頑劣無可救藥,無計可施之下向紅旗公祈求,不隔多久,竟判若兩人,目前是優秀乖巧的孩子,為表感激,乃發願利用時間前往廟中服務,頗為傳神與奇妙。神妙之事雖難科學量證,今日社會亂像,聞之卻似巧遇涼方, 可為伴茶餘談,誠信之者當亦可發揮若干信力。

※以上文字引用自竹山鎮公所
九十九崁-起點


位於公所路與前山路一段交叉路口附近山坡處,該處現有九十九崁石階躺臥於山坡,並有乳白色大石頭一塊,上刻「九十九崁」字樣,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寫著「八通關古道起點」。

八通關古道是清朝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由吳光亮總兵率領約兩千名軍勇所開築的道路,當時名叫「中路」,起點有兩個地方,一個是九十九崁這個地方,另一個在本鎮社寮里隆恩圳一帶,兩條道路在鹿谷會合後經信義越過八通關,穿越中央山脈到花蓮的玉里,總長二百六十五里(約一百五十四公里),只花了十一個月便完成,為台灣東西部的交通孔道。

三百多年來,祖先從林內鄉越過清水溪,由溪邊直通過來,就走前山路這條路,爬上山坡到林屺埔(即現在的竹山),為了使山坡更好攀登,先民在這裡用石塊築了九十九個階梯,叫做九十九崁。後來另闢公路,這裡年久失修,九十九崁石階全數毀壞。現在的九十九崁石階是竹山鎮公所配合全國文藝季之舉辦所重修,不但可供鎮民攀登鍛鍊身體,也可激發竹山人思古之幽情。

九十九崁石階攀登一半就足令人氣喘如牛汗流浹背,緬懷祖先全靠雙腳,還要挑著行李或重擔攀登九十九崁斜坡,真是太辛苦了。

※以上文字引用自竹山鎮公所
前山第一城遺址


「前山第一城」遺址位於九十九崁上端右前方,現該處有一巍然聳立的大石碑,上刻「前山第一城」五個大字,至於真正的前山第一城則已經消失。

關於前山第一城之由來,光緒十一年(西元一八八五年),清廷把台灣設為一個省,首任巡撫劉銘傳為有效管理,在中部地方新設了雲林縣。第二年,劉銘傳選中了現址作為縣城所在地,因為這裡北有濁水溪,西有清水溪,四面環山,地勢險要,又是通往東台灣及入山的交通要道,是設縣治的最佳地點。

光緒十二年十月,縣城開始動工,由陳世烈負責籌劃,地方士紳從旁協助,先做矮土牆,再於牆外種植三層刺竹,四周城牆共一千三百多丈,設東西南北四個門,然後在城內設置縣衙,作為官員辦公的地方。

第二年二月完工,完工時知縣陳世烈特地在城外九十九崁上方建「旌義亭」,亭內刻有「雲林縣旌義亭記」,敘述建縣及建城的經過,並豎立一塊大石碑,刻上「前山第一城」五個大字,意思是說這座縣城是台灣西側最重要的城鎮。

當時因清水溪沒有橋樑,又經常發生水患,民眾往返不便,六年後,新任李姓知縣把縣城遷到斗六。再經過幾年,原有的城牆和縣衙就毀壞變成耕地了,實在令人惋惜。但「雲林」的名稱卻被後人所延用,「雲林里、雲林路、雲林國小、雲林新村」這些名字就是竹山原為雲林縣政府所在地的最佳見證。目前的大石碑是竹山鎮公所後來再豎立的,底座的大理石重刻著「雲林縣旌義亭記」,目的在喚起竹山民眾,竹山曾有輝煌的過去,千萬不可輕視自己。

而一般有縣城之地始有城隍廟之設置,竹山鎮也因此緣故而有一座「竹山城隍廟(即位於下橫街的靈德廟)」。

※以上文字引用自竹山鎮公所
崇本堂


位於集山路三段八三一巷二十號,俗名「林祖厝」,建於清乾隆五十三年,是竹山與鹿谷地區林姓族人為懷念林杞開拓竹山地區的功勞募款所建,奉祀神主有開閩始祖林祿公、九牧公及林杞等三位。

崇本堂採宮廷式建造,燕尾脊樑屋頂為官第之家的建築,山門上有交趾陶塑,脊樑中宇福祿壽三仙栩栩如生,左右塑龍一對,牆上題字「左昭」、「右穆」,由門廳步入正堂,可見兩側廊壁上刻有「林崇本堂重建記」,詳載林杞墾殖及林氏祠堂籌資重建沿革。正堂並懸掛有三塊古匾,一塊題字「文魁」,全面小字刻著「欽命兵部侍郎巡撫福建等處地方呂為文魁」、「咸豐五年鄉試中舉人林鳳池立」,另兩塊題曰「選員」、「進士」,旁皆有小字書銜。

崇本堂設有林姓「義祠」,相傳乃林鳳池到福建漳洲龍溪縣,見龍溪地方宗祠都設有「義祠」,回台後與地方所共謀籌建,奉祀林氏無子孫宗親之神主,代表林氏子孫懷組的情愫。

崇本堂是宗族祠堂的代表,完整保存中華民族傳統宗族文化的特色,在燈光聲色、忙碌不堪、傳統文化氣習漸趨式微的今日,利用閒時帶領子女前來一窺堂奧,呼吸一點中華民族先世傳統的空氣,應是蠻不錯的建議。

※以上文字引用自竹山鎮公所
李勇廟


本廟建於清光緒26年,現址在竹山鎮延正里公正巷30號,位於濁水溪南岸。民間傳說,嘉慶君遊台灣,李勇護駕伴隨而行。嘉慶居遊至林杞埔(即今之竹山)遇盜匪劫掠,李勇與盜匪纏戰,單槍匹馬死守路逕,使嘉慶君逃過一劫,盜匪無法前進,李勇卻因中箭氣絕,然仍屹立。事後清廷於坪頂埔安葬李勇並冊封為王爺,且建廟供奉。民國61年因電視台播映「嘉慶君遊台灣」一劇,造成轟動,吸引了來自全省各處的香客。

本廟廟埕有一水池,其中岩山峻嶺造型頗佳,其上有李勇與盜匪相鬥的模型;廟旁還有李勇將軍塑像,威武神勇,正氣凜然;還有一個奇景,廟後方一棵樹上竟長出上下部份不同的樹葉,來此參訪,別忘了仔細觀賞。

由集山路二段中央分隔島路燈編號115號處轉入江西路或144號(森竹加油站旁)轉入江西路前行抵達。

※以上文字引用自竹山鎮公所
二甲作一田園減則嚴禁阻撓諭示碑


此碑立於本鎮名勝社寮紫南宮過大圳橋前行約五十公尺台十六甲線路旁左側,舊碑於清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由彰化知縣張可傳所立,距今已二百餘年,原立地點在現址對面三十公尺處,碑文揭示社寮地區因常遭濁水溪氾濫之苦,田園毀壞無數,乾隆二十七年,彰化知縣胡邦翰為民請命准予「免改則陞科(當時田地按肥沃程度分則科稅,若原貧瘠之田變成沃田,則改則提高科稅)」獲准乙案。為要地方惡棍流氓勾結官商從中阻撓,特立此碑,以安佃農之心。由碑文可見當時政府佳惠人民、鼓勵民眾開墾之用心良苦。何以謂為「二甲作一甲」?由此亦可明白。

此碑過去曾於颱風來襲時忽然失蹤,眾人遍尋不著,後來發現是一地方熱心人士為要保護古物而自行移走就近看顧,眾人感覺不妥,乃再移回原址。九二一地震,此碑毀損成三段,為要保存文物,乃請文物資產研究中心專家進行修復,未來為免文物再度風化毀壞,將保存於社寮文教基金會,另在熱心人士贊助下,於濁水溪覓得硬石,複製高一百八十四公分,寬八十七公分,重約二噸之石碑立於由黃椿桐捐地之現址。由於原碑文若干字跡已經風化莫辨,複製石碑時為免猜測訛誤,乃將模糊不明者以方格空出。

※幾經輾轉,目前此碑保存在社寮國中的文物館。

※以上文字引用自竹山鎮公所
main